十鼓仁糖與灣生
在台南仁糖十鼓混了半天, 那整理得很不錯。 十鼓團隊強調要維護那裡, 當初日本建造的歷史, 曾經在那裡生活的灣生。
灣生是歷史的意外, 他們只是不小心有了錯誤的故鄉, 而且他們的故鄉也不存在了; 又因為錯誤的故鄉而痛苦,與台灣結緣。
不存在的故鄉
灣生是一群日治時期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 其中一些因為在台灣長大, 把台灣當成了故鄉。 他們多半住在日本政府規劃的社區, 裡面多是日本人,自給自足。
像仁德糖廠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當時的糖廠是自給自足的社區。 社區裡生活設施、娛樂一應俱全; 糖廠購入甘蔗製糖, 再用蔗渣製酒精,用酒精作燃料。
所以他們可以不與台灣人、台灣文化往來, 也就沒有 溶入 台灣社會。 日本戰敗後,這些人被遣回日本, 然後國民政府對這些社區也沒有保留, (多半全毀吧。)所以灣生們的故鄉就沒了。
歷史的傳承
灣生們回日本後,也處得不是很好, 據說會被歧視,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 所以也不會想把自己的這段故事傳下去, 而周圍也不會有人感興趣, 就像日本教科書刪掉侵略中國的事差不多吧, 日本人真是個詭異的民族。
倒是台灣有一群人在替他們回憶,替他們感傷。 最近還有灣生回家的活動,是要回什麼家? 他們的故鄉不是台灣社會,只有他們所在的社區; 但社區都不在了,糖廠也面目全非。 (聽說仁德的糖廠是很接近原貌。) 還出了一本書,作者還造假, 這群媚日的真好笑。
可能也有冷門文化的關係。 當你發現周圍只有你知道這段歷史, 另一群是八十歲快翹毛了的老頭們, 而且壓根沒想把這段歷史傳下去。 (因為他周圍根本沒人想知道。) 於是你就產生了一種自以為是的使命感。
台灣人傳承
但我們台灣人何以要為這群人傳承歷史? 這對我們沒什麼重要的,我們也不會去懷念那段時光。 百年後這群人都死光了,(其實十年內應該就差不多了。) 他們後代也不會想記得,於是只剩台灣人記得, 曾有一群日本人把這裡當成故鄉, 好像這是什麼榮譽的事。
十鼓的作法我還能接受, 畢竟那就是那座糖廠的歷史, 維護糖廠也保存歷史是當然的。 他們還邀請了當地的灣生校長兒子回來。 如果我是灣生, 我一輩子都想不出來台灣的理由。 要不是十鼓很賣力邀請, 那個人又覺得自己也快死了, 就來了一次,參觀了十鼓維護的糖廠。
有太多不值得被記憶的小事, 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灣生比較像軼事之類的,只是屬悲傷那類。 也許殖民、被殖民間都有這類事發生, 只是其它民族不會像日本人那樣歧視、 忽略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