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ssip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貼個我三年前在八卦板PO的舊文, 雖然這邊已經沒屍體,不過還好我信箱與男板有備份.. 順便補充一些新的東西。 四汶四炒酸菜炆豬肚 酸菜+豬肚+大骨湯下去燉煮,極品 炆爌肉 其實就是現在的滷肉/爌肉,沒甚麼特別的 排骨炆菜頭 北部的客家人好像不怎麼吃這道菜了, 至少我老家的新埔、關西地區幾乎沒見過這道菜 後來忘記在哪吃到,其實就是排骨菜頭湯,只是料比較多 肥湯炆筍乾 極品! 整隻全雞下去燉湯(連皮), 然後雞煮熟了剁成白斬雞再沾上客家人獨有的橘子醬/桔醬(後者才是正確稱呼) 酸酸甜甜辣辣完全襯托出雞肉的美味; 雞撈出來之後, 剩下的湯再加上客家人常做的筍乾(什麼品種的筍都可以,我家是這樣)下去悶煮, 煮出一大鍋,就是絕佳美味,又油又香又爽脆,讚! 客家炒肉 就是客家小炒,材料不外乎豬肉、豆干、魷魚乾 這道菜在早期是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到的 (因為豬肉豆乾魷魚乾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準備出來拜拜) 豬腸炒薑絲 就是薑絲炒大腸啦,很多老客家人愛吃,但是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 而且有些無良店家會加一些很恐怖的東西下去炒.. 鴨血炒韭菜 老家不做這道菜,韭菜通常拿來炒豬肚豬肺比較多,也是絕品 豬肺黃梨炒木耳 我第一次聽到黃梨還想說這是啥...後來才知道原來就是小時候常吃的鳳梨木耳 這道菜要炒得好吃也是難, 但是好吃的話,爽脆酸甜的口感可以讓我吃下三大碗的飯 其實客家菜還有很多: 鹹湯圓 燉出來的雞湯+爆香的蝦米、香菇、肉末+傳統客家小湯圓(沒包餡,小小顆,紅色白色) 下去煮,起鍋前再加入大量的茼蒿和韭菜末, 噢...媽我餓了... 但是這不適合隔餐吃就是了,小湯圓煮太久會軟軟糊糊看起來很噁, 雖然還是一樣美味 炒酸菜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客家人會不會吃, 這就只是單純的酸菜+薑絲辣椒下去炒,有些人會加碎肉末 酸酸辣辣根本超好吃,但是吃多對胃不好 客家粄條 可以炒可以煮湯,都很好吃 板條有分美濃粄條跟新埔粄條兩種, 美濃的特色是Q、有嚼勁 新埔的特色是軟、香 市面上買得到的現成品或是生粄條9成都是美濃粄條, 因為機器做做就出來了,好做好存放又好煮; 新埔粄條大概只剩下當地兩三家在做.. 因為只能用手工,加上不好煮 (易爛易糊,但能夠煮出不爛的新埔粄條一定比美濃粄條美味) 所以越來越少店家在做... 客家菜包,長這樣 http://imgur.com/lTsyEEu
不是一般外面賣的那種麵粉菜包, 客家菜包的皮是蓬萊米搭糯米做的, 裡面包上大量的蘿蔔絲、豬肉、蝦米、香菇, 做好拿去蒸, 蒸出來後又軟又黏又Q又香,人間美味! 以前我阿婆(就是閩南人叫的阿罵)都會自己做, 但是現在老了沒體力,她的媳婦們又沒人學得會她的手藝, 這幾年都是買外面店家做的來吃,但是味道始終輸一截.. 說到菜包,關西市場內鐘錶店的菜包在我吃過外面賣的菜包可以排名第一 另外另一種菜包的變型是艾草粄, 客家話叫ㄋㄧㄝˇ粄(第一個音取相似,客語拼音我不會) 材料跟菜包一樣,但是皮有加入艾草,所以會呈現綠色,而且很香 但是皮比較Q(就是比較硬),我比較沒那麼喜歡 發粄 就是閩南人說的發粿, 以前只有過年才吃得到,熱熱吃又香又甜,早餐都要吃個兩塊 九層粄 算是客家特色小點心,長這樣 http://imgur.com/5V4ViPV
很像娘惹糕,但是味道跟口感有差, 因為QQ軟軟甜甜的,小孩子都很愛 水粄,長這樣 http://imgur.com/lEdcbDT ,左邊鹹的右邊甜的
在來米漿煮稠後, 想吃鹹的就加鹽,想吃甜的就加黑糖,最後填入碗中再蒸熟就大功告成。 鹹的話通常會在上面鋪上蝦米、肉末、菜脯再蒸,蒸熟後淋點醬油就可以吃了; 甜的就直接蒸熟吃就好。 跟閩南人的碗粿吃起來不太一樣, 碗粿的口感是綿密細緻, 水粄的口感則是Q彈,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水粄啦 三角粄 應該算是關西的特色小吃了,關西最有名的ㄤ咕麵就是靠這個紅起來的, 不過最近好像沒有在賣了 又Q又軟的三角粄,裡面包爆香後的豆乾、絞肉、蝦米, 好不好吃見仁見智,但是挺有特色的就是了 酸桔葉粉腸湯 有的用金桔葉,有的用橘子葉, 用葉子熬湯後再加入粉腸、米酒、胡椒粉燉煮, 號稱可以潤喉止咳,我自己吃了是沒啥感覺啦, 但是湯鮮味美非常好喝,愛吃粉腸的人可以嘗試看看。 酸菜鴨 這邊有分湯的與乾的兩種做法; 湯:就是鴨肉加客家酸菜燉湯,客家酸菜特有的鹹香跟鴨肉特別對味 乾:鴨肉燉到軟爛後炸酥,上面鋪上一層以薑、辣椒爆炒過的客家酸菜, 兩個搭配起來超級下飯! -- 雖然客家菜一直以來是以又油又鹹出名, 不過那個年代的客家人都在山上開墾為主, 吃鹹是為了要補充鹽分、電解質什麼的, 吃油的話, 一種說法是因為那個年代除了逢年過節外很難得吃得到肉, 所以只能用大量的油脂來補充體力, 比較困苦的甚至豬油拌飯也要當一餐吃, 我們家老一輩的人是這樣跟我說的;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客家地區很缺食用油, 所以菜餚追求油香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社會心理需求... 不過時代在變, 我爸媽那一代的客家人/客家媳婦,隨著年紀越大, 已經漸漸捨棄這種重油重鹹的烹調了, 一樣是客家菜,但是吃起來就是不油、鹹度適中。 缺點就是每次過年煮菜都會被長輩嫌不夠鹹.... 所以呢, 結論是你只想黑客家人&不懂客家菜, 客家菜根本超好吃der。 ※ 引述《Aliass (大隻雞慢啼)》之銘言: : 客家菜是客家人的驕傲 : 客家集散地 : 桃竹苗沿街可見一堆客家餐廳 : 客家菜又油又鹹 : 客家人是有事嗎 : 擂茶也很難喝 : 客家人懂不懂吃啊 : 到底? -- 哈利波特一聲暴喝,二話不說唰唰唰連進三招,杖法凌厲陰狠... 佛地魔讚了一聲:好俊的杖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205.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3595638.A.934.html
SE4NLN415: 客家人不懂吃就不會路上一堆客家菜餐廳 引戰 01/05 13:54
bluwoo: 如果被客家妹愛上會不會客家骯哥拼命鬧罵我??錢 01/05 13:54
Marino: 客家菜偏鹹主要是為保存食物 01/05 13:55
sober921: po這麼多狗食不噁嗎? 01/05 13:55
Lumial020: 其實我覺得客家菜都是一堆東西在排列組合 01/05 13:55
richjf: 豬肚雞不錯 01/05 13:55
Lumial020: 是不是吃剩的炒一炒阿 01/05 13:55
KangSuat: 粵語的"黃(wong)梨"引進漳泉地區發音變成"王(ong)梨" 01/05 13:56
pipiispipi: 4樓再說自己嗎? 01/05 13:57
hipmyhop: 炒酸菜還有菜包好吃 好久沒吃到了 01/05 13:57
afa1022: 結果一堆菜,彰化雲林都是家常菜XD 01/05 13:59
KangSuat: 九層粄就是九層粿,福建不少,還有做成彩色的 01/05 14:01
KangSuat: 福州、莆田、漳泉都吃九層粿 01/05 14:02
q0000hcc: 噁心 01/05 14:03
lovejamwu: 客家菜很好吃啊...擂茶也很棒啊..很香. 01/05 14:04
afa1022: 跟西螺的九層糕沾醬油的,完全不一樣 01/05 14:05
KangSuat: 連閩北、浙江的都吃九層粿 01/05 14:05
q0000hcc: 隔夜的鹹湯圓才是完全體 01/05 14:08
john91018: 4樓好像很厲害,要不要辦個餐會?口氣那麼大,對吃那 01/05 14:12
john91018: 麼講究可以讓我們這些肥宅學習一下 01/05 14:12
hyisong: 純噓4樓 01/05 14:14
wenOWO: 推桔醬 每次吃白斬雞都覺得醬才是本體 01/05 14:15
linxx3179: 三角板我以為是數學工具 01/05 14:21
ellisteng145: 隔餐的鹹湯圓客家話叫"芶粄"湯圓糊掉然後湯汁被吸 01/05 14:31
ellisteng145: 走 有些人比起第一餐更愛這種糊掉的 01/05 14:31
ellisteng145: 然後艾草粄一般用曬過的蘿蔔絲 菜包一般是用新鮮的 01/05 14:39
ellisteng145: 蘿蔔絲 01/05 14:40
GH33: 彰化雲林有很多詔安客家人啊 西螺七欠是客家族群啊~ 01/05 14:41
fake0824: 推從小吃到大 01/05 14:44
tim61114: 還有鹹粄跟甜粄煎蛋 新年變胖元兇 01/05 14:45
Makubex82: 桔醬沾肉啦 用過桔醬後 就不再用醬油膏了 01/05 14:56
Snowyc: 我就喜歡吃勾粄,怎樣! 01/05 15:03
simon5566: 為什麼鹹湯圓是客家人的? 01/05 15:04
vvrr: 看到餓了… 01/05 15:15
anarchy: 最喜歡蘿蔔絲煎蛋 01/05 15:22
sasdwezx: 最愛鹹湯圓跟菜包 01/05 15:49
f544544f: 四樓 哈哈 01/05 16:17
s89227: 餓了ˋˊ 01/05 18:31
philbirdfly: 我還是不感吃客家菜,客家菜通常都有酸菜跟腸子或是 01/05 18:53
philbirdfly: 本身脂肪含量很高 01/05 18:53
Yooooooo: 專業值得推 01/05 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