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tis1713 (segayu)》之銘言:
: ※《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的觀察啦:
: :
: :
: :
: :
: 決心重不重要我不知道,但敵國要有個坑爹的史達林卻很重要,為何擁有兵力優勢的蘇聯會這麼慘(芬軍死傷68000,蘇軍310000,坦克損失比1:20)其實就在於一件事,也就是坑爹史達林搞的大清洗。
: 大清洗,或稱為派系鬥爭,一共處死了5名元帥中的三位,15位將軍中的13位,9名海軍上將中的8位,186位師長中的154位,基本上全蘇聯的將領不是被殺就是被丟去西伯利亞放羊去了,直接導致蘇聯在進攻芬蘭時部隊間溝通協條出包,坦克在缺乏步戰協條的情況下只會豬突,結果衝進芬蘭鄉民準備好的原木鐵條陷阱中,履帶被卡住後被汽油彈燒車或事先偵查沒做好,衝到結冰的湖面上,被事先埋好的炸藥成建置的送去餵魚,當然更瞎扯蛋的事在雪地裡穿卡其色制服,雪衣準備不足,連雪橇都被敵人譏為只能拿來當柴燒的爛貨。
: 所以整個冬季戰爭,甚至是巴巴羅薩行動前期,蘇聯可以說是為史達林的個人野心付出代價,沒美援,可能根本撐不到後來的反擊,芬蘭與其說是靠決心作戰,不如說是靠史達林的愚蠢撐下去的。
這場戰爭還有其他軼事可以分享。
當時蘇聯軍還出了不少奧步,當時的戰爭是不會特意針對平民設施開火的
可以對無武裝民眾投下燃燒彈
面對國際社會的譴責,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辯稱他們丟的不是燃燒彈,而是空投在
芬蘭窮苦地區資助民眾的麵包籃,但是這種行徑馬上就被踢爆是在講幹話。
所以燃燒彈就有了個別名,
==>叫做莫洛托夫麵包籃。
另一方面因為芬蘭的坦克、戰防砲都不足,所以大量使用了汽油彈
沒錯,就是現在武裝暴民跟游擊隊的標準配備。
製作方法很簡單,就是玻璃容器中裝上汽油,混充其他鋁、磷等助燃劑的小型燃燒彈
這種小型汽油彈配置方式有很多變化,加入砂糖可以延長燃燒時間,加入洗衣粉清潔劑
則可以增加黏性,加入樟腦丸則有發煙的效果。
配置方法就跟調製雞尾酒類似所以芬蘭人使用這種簡易型的燃燒彈,幹爆一堆蘇聯坦克
這種燃燒彈又被叫做
==>莫洛托夫雞尾酒
意思是回敬給莫洛斯夫感謝他送來的麵包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144.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2760799.A.7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