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昆蟲學:白蟻

李後鋒 教授在本講座除了都市昆蟲學, 主要聚焦在白蟻的主題。 都市昆蟲學起源自越戰後的化學藥劑發展, 而他自己的研究主要是在白蟻生態和防治上。 尤其他透過網路和業界、業餘人士合作, 獲得很多的幫助。

都市昆蟲學

我本來以為 都市昆蟲學 會追溯到 國家開始重視公共衛生的時代, 結果是從越戰後殺蟲普及起算而已。 那時,人類第一次在生活中運用大量化學藥劑, 包括農藥、除草劑、殺蟲劑、老鼠藥。

那時化學藥劑的發展, 主要是因為美國在越戰為了深入東南亞雨林, 並解決各種雨林寄生蟲疾病,研發殺蟲劑, 和為了掃盪叢林中的越共, 研發的除草劑、落葉劑。 那時美國也開始注重生活品質, 開始在生活中使用化學藥劑。 此外也出口殺蟲劑到其它國家,解決很多熱帶傳染病問題。

一直到 寧靜的春天 一書出版後,世界才知化學藥劑的危害。 雖然劑量不致於對人有立即危險, 但毒性卻會在環境中累積,在食物鏈頂端累積為高濃度; 又很多藥劑是藉由影響動物生理發生作用, 也造成其它昆蟲以外的脊椎動物產生變異,如雌體化等。 故殺蟲劑的使用逐漸減少,也有了嚴格的審查制度限制使用。

都市昆蟲學便是探討在都市、人類生活周遭的昆蟲及其它節肢動物, 也可以簡易稱為害蟲防治,就是解決住家中的蟲害問題, 其中的害蟲不一定是對人類有害,總之就是不希望他出現在住家。 就像人不希望家裡有蟑螂、老鼠、蚊子, 不希望家裡長黴、潮濕,只是單純對居住環境的追求。

白蟻

介紹都市昆蟲學的原因是,李教授主要的研究目標白蟻, 是都市昆蟲學的一種重要害蟲, 主要因為會啃蝕木頭,毀壞家具或房屋結構。 尤其東亞社會大量使用木造建築,許多古蹟都有木造結構; 近年雖然鋼筋混凝土逐漸取代木造房屋, 但許多古蹟仍是木造,在維護上防蟲蛀是重要課題。

白蟻是蜚蠊目,也就是螳螂、蟑螂的近親; 甚至可以說,他就是一種專吃木頭的蟑螂。 而且相較其它昆蟲,白蟻有高螢養價值, 且不像其它昆蟲有大面積覆蓋幾丁質外殼, 有口感不佳的問題; 主要是因為白蟻多在巢穴、木頭中活動, 不用接觸到外界空氣或外敵,幾丁質外殼也就消失了。 每年婚飛季節時,也就是多數鳥類飽餐的好時機, 許多鳥類也就選擇在此季節生育、哺育幼鳥。

要防治昆蟲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其習性, 例如白蟻是群居動物,會互相交換食物, 因此可以用餌劑一次殺死整窩白蟻。 還有各種白蟻築巢的習性不同, 要找到巢穴也要先判斷種類才有頭緒。

但台灣目前對本土白蟻的研究也還不多, 尤其昆蟲研究都要實地觀察,還要有樣本資料。 這些實地的採集、觀察,是極耗人力成本的, 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卻是不可或缺的。

群眾協作

於是總合這二點,李教授開始了他的群眾協作之路。 群眾旨在結合社會大眾的力量, 將工作量分攤給大量參與者合作完成, 例如世界上最廣為人使用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 即是主張人人可編輯,善用群眾力量的成品。

在我屬的測量與空間資訊學系中,群眾協作也催生很多優秀產品; 如知名的開放街圖 open street map,即是類似維基百科, 主張人人可編輯的地圖。 google 與 facebook 近年也採取類似的手段, 讓民眾為地標、商家評分,當你打卡、留言, 都成為他們地圖中的數據,豐富了他們地圖的內容。

李教授與除蟲公司合作,提供白蟻的種類鑑別服務。 防治公司有了種類,就知道怎麼去應對; 研究室也因此得到一筆白蟻種類的分布資料。 同時也研究室也架設網站,提供民眾上傳白蟻照片,提供種類鑑別; 甚至如果有白蟻樣本,實驗室也願意補貼郵資, 因為郵資遠比親自出外業抓白蟻的成本便宜。

目前實驗室還有成立臉書社團, 除了提供民眾更方便咨詢管道, 實驗室有研究案時,也更方便和業餘人士合作。 例如每年春夏之際,是白蟻婚飛的季節, 在雨後夜晚的路燈下,或住家內, 可見大量長了翅膀的白蟻亂飛。 實驗室就號召民眾拍下婚飛相片,附上地點,即成一筆記錄, 在廣大網友的協助下,短短幾個月就能收集大量資料, 看出台灣各地白蟻婚飛的情形。

產業與研究

最後,李教授粗估台灣的昆蟲防治,每年約有 20 億產值; 常理來說,一個產業應該有 1% 的產值作為研究經費, 所以台灣的昆蟲防治在研究上,還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更別提台灣很多防治公司其實不是昆蟲系、生物系開的, 甚至發生蟲害後,真去找防治公司的也不是多數。

而防治和昆蟲的基礎研究也是密不可分, 要防治昆蟲,首先要了解他的生活習性、生理變化。 所以很多作基礎研究的昆蟲學家, 其實也是潛在在作防治研究。 所以昆蟲學家不要太排斥作防治、殺蟲相關議題, 整個昆蟲領域是相互關連的。

現代的學者,不管是理工或文史類, 已經不像從前可以走純理論, 研究應該要有一些應用面的結合,才不流於空談。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一直和大學、中研院等學研機構關係緊密, 算是研究結合應用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