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台灣人看黃志明

馬來西亞歌手 黃志明 ,最近才開始知道他。 身份是 大馬 華僑, 對自己的國家和文化有特殊的認同感。 既認同大馬這個國家、他所生長的環境, 又反感腐敗的政府、打壓華人文化。

口音

他說過他認同自己的口音,無論別國怎麼想。 一些大馬華僑去了台灣、中國發展, 就會學他們的口音。 黃志明認為這是 忘本 ,這是媚外的表現。 他以自己的大馬口音為傲。

我也以我的台灣口音為傲, 台灣口音比起中國好聽多了, 不管中國人怎麼想。

文化認同

不管怎麼樣,我愛我的故鄉,我愛台灣; 我愛她的美、她的醜。 台灣有混亂、糟糕、自由的政治, 台灣有莫名奇妙的人情味, 這都是台灣可愛的地方。

黃志明也以自己的方式在愛著大馬。 身為大馬華僑,他知道 [[獨中]] 的血淚史, 他認同大馬的華人文化, 但那不是單純的尊崇中國。 他以一個華僑的身份在愛著他的國家, 那個國家的文化,那些他稱為故鄉的地方。

華僑文化

華人之所以為華人,最早是因為仍認同 中華 , 認同中國,所以才保有自己的文化, 才會聚在一起,不溶入當地社會。 在西方,這些人就聚集成了 唐人街 , 而且因為西方對個人的尊重, 能保有自己的文化。

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有華人, 在孫中山革命時,這些人都被視為重要的僑民。 當時東南亞的國家還不完全, 沒有民族主義觀念,華人還混得不錯, 在當地通常是中上階層。

但建立國家後,民族主義興起, 不可能容忍 認同中華文化 的華人。 又中國當時也因為支持共產, 而東南亞華人多是富商階級, 又很多是支持 中華民國 的華僑, 中共就旁觀了。

新加坡比較幸運,能保有華人文化, 大馬雖然華人總數遠大於新加坡, 但比例不足,一直被主要民族馬來人打壓。 雖然現代大馬華人已經不認同中國了, 但仍認同著不同的文化,拒絕被同化。

觀眾族群

所以黃志明不能打入大馬觀眾, 因為他們認同的文化不同。 (但我讀了黃志明的維基百科, 發現他的電影在大馬票房很好 @@ 有可能只靠華人觀眾衝出來嗎?) 但現實中好像還好,因為他愛他的家鄉, 大馬的文化,與伊斯蘭教共處的文化。

黃志明在台灣不可能有太多觀眾,台灣人是排外的, 君不見來台灣發展的人都得把 愛台灣 掛在口上。 不提還好,黃志明又是會表現出愛國、 懷念家鄉的那種人,讓我很難喜歡他。 總之,我可以理解他的想法, 但我不會成為他的歌迷,我也不聽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