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學走進沒有光的所在講座心得

這是通識認證講座, 比較特別是由圖書館的周三開卷活動, 委由文學社主辦,邀請作家 李屏瑤 主講, 談台灣女同性戀文學的憂鬱悲觀傾向。 這篇是要交給通識中心的心得。

講座一開始,為了讓大家進入狀況, 文學社的人帶我們用文字 rpg 的方式 簡單走過 陳妙津鱷魚手記 這本書, 今天談的主題可以說是以陳妙津這代人為中心的文學, 雖然她不過二本書。

自傳與小說

讀陳妙津的書會讓人感同身受,當你也在二千年初, 在台北以一個女同志身份年輕過時,你會發現, 書中所說就會是你詩意化的日常生活。 場景有更早期的作家 白先勇 的男同志文學, 帶文青風格充滿不知所云文藝片的 mtv, 和每天出入的台大校園。

但那畢竟是小說。 比起小說,你會發現現實總是現實, 不會有好朋友能在你失意時,談心解決所有問題, 也不會轟轟烈烈的真愛,有頭有尾。 現實往往更加無奈,充滿錯過與誤會, 當然也無謂真愛命中註定。

自殺職業病

但陳妙津這代人的文學都帶有悲觀傾向, 作品中的同志,被人打壓、感情不順遂, 甚至自言自殺是那代作家的職業病。 當時民風相對保守,同性戀不為社會所接受, 所以在這樣長期的壓抑下,帶有悲觀色彩也是正常的。

只是,當你的作品悲傷如一把刀, 就會有人越讀越無法自拔而自殺。 因此李屏瑤轉述 張亦絢 所述, 注意在作品中留下一線光明,給人留一條路; 或她自己的意見,不要在失戀時讀, 心情只會更加低落。

作家的體驗

不過這個低落,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親自經歷過那種不可自拔的低潮, 才有辦法真正了解,在思考消化後, 嘔出心血作出絕世之作。

很多創作者抽煙,呼大麻, 他們追求的是平常人難以企及的情緒, 他們神采飛揚、痛哭流涕, 用自己的身體、用心去體會人的喜怒哀樂, 才創作出情感真摯感人肺腑的詩篇。

但也因此很多人過不了這關, 在經歷、了解、面對後, 是能坦然放下,還是萬念俱灰後自殺, 就看各人的體悟了。

劇透人生

在影評、書評有個名詞叫 劇透 , 意思是在自己看到前就被別人預告劇情, 失去自己體驗機會。 講者在談論一些書時,也有時會因此收手, 做一些保留,怕破壞了聽者自己體驗的機會。

我自己是認為這種保留是沒必要的, 因為講者的保留, 是讓我們無法預見未來,更沒有準備。 可能因為我從來不在意,也以被劇透為樂的人。 (又省一張電影票了!)

我們沒有錯

很多同志心裡的吶喊,為什麼世界不斷壓迫我們? 同志文學中帶有一種原罪,潛在的認為自己是錯的, 例如 逆女孽子 , 書中人物在抒發自己情感時,都帶有悖德感。

這是由於社會中對同志的壓迫, 倒至同志自己也懷疑自己, 再進一步把這種情感帶入創作中, 造成同志文學的普遍悲觀傾向。

瘋狂的愛

李屏瑤在講座中提出一個問題, 愛是否是突如奇來,瘋狂不可預測? 在早期二千年的電影,在他們這代人心中的經典, 多少帶有這樣的傾向。 劇情就像不斷加速的火車,滿載過剩的感情, 直到在彎道上無法負荷後車毀人亡。

我認為這是當代人在初得戀愛自由後, 對保守社會的反動, 事實上感情不是非此不可。

同志文學的瘋狂也類似,不管過程怎麼感動, 結尾必定要回到現實,符合社會風氣, 對當時的人來說,要不就從此壓抑自己的情感, 要不在轟轟烈烈後走上絕路。

黑暗中的光明

但除了一片厭世情緒的文學, 偶爾也是有能透出一點光亮的喜劇, 像港片 金枝玉葉 , 講述女扮男裝、顛鸞倒鳳的故事。 「我是同性戀嗎?」劇中張國榮不斷自問, 直到結尾劉嘉伶揭穿自己是女生,觀眾才替張國榮鬆一口氣, 但想不到張國榮卻以更有意思的: 「無論你是男是女我都喜歡。」出櫃結尾。

講者李屏瑤也希望在新世代,能不要這麼黑暗, 因此自己的作品 向光植物 就儘量光明, 連書名也因此顯的光明正面。

這個書名也有點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能給人光明, 帶給人救贖,不只內容光明, 在外觀也有巧思: 不讓人看出這是一本同志小說。

因為作者在學生時期,有藏過小說的經驗, 因為對同志文學的好奇,收藏了 孽子逆女 , 但又怕被父母發現,就得要藏在其它書背後。 因此作者希望自己的書能 從外觀看不出來是同志小說 , 還要尺寸小好收好藏,所以就發成了小本好攜帶 文庫本 , 書名又叫向光植物,看起來還真有點像園藝書籍。

世代的斷裂與傳承

陳妙津那代,被視為同志文學的開創與典範, 他們的生活、文化,也都表現在書寫中, 書中的情節、寓言,很都多借用或連結到當代的文化。 講者提到,如果你真得在那個時代生活過, 體驗過那些文化,你會對書中內容更有感觸。

但他也擔心,那代消亡後, 他們的文化會從此沒有人傳承, 在同志文學中有如斷裂的一代, 變成失落的文化。 但斷裂的一代,何嘗不是連結的一代, 在二代文化間的過渡,反而造就更多元的色彩。

文化會轉變、傳承,和人一樣會生老病死。 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 伴隨新世代,是新文學的誕生, 墊基立足於舊的文化上; 無論如何,都是傳承。 我們已經不是那個,對同性戀打壓的時代了。

後記

最後一段寫的好搧情,但也寫得好爽。 那句 但斷裂的一代,何嘗不是連接的一代 , 是從 陳柏青小城市 抄來的, 真得很喜歡這句。

演講時有做筆記,自己也思考了很多, 但高分會有更多點嗎? 加上還被要求要連貫,就不能一股腦都寫上去。 就算了,寫這樣就好,反正超過一千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