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界的 SaaS

在雲端興起後 GIS 也捲入了雲端的大浪潮。其中 SaaS 是 GIS 最主要的模式。 本文介紹雲端運算時代中 GIS 如何以 SaaS 形式提供服務, 並與過去大型工作站時代、PC 時代的 GIS 比較。

雲端運算中的 SaaS

雲端運算的核心理念,在於將運算與儲存分散到個人電腦外,建置所謂雲:大型數據中心、機房;讓所謂端:使用者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購買、租賃雲的資源,如儲存空間、計算任務。雲端中的應用,可以粗略分為三個層次:

SaaS 的運作模式

其中 SaaS 是 GIS 主要應用的範圍。SaaS 是將軟體在雲上運行,使用者透過網 路存取。相比傳統的業務邏輯,不需要從頭建置電腦、購買軟體、安裝等瑣碎流 程,也省去很多親自建置的麻煩事,例如管理電腦硬體、作業系統安全性、軟體 版本等。SaaS 的核心理念,就是第三方直接提供現成可用的軟體,讓使用者可 以專注在軟體使用上,而不需要關心底層細節。

GIS 與 SaaS 的結合

雲端運算與 SaaS 是軟體業的未來, 也許某一天,所有軟體都會在雲端運行, 不再需要笨重的桌面軟體, 且屆時 gis 的能力將遠超現今 gis 所能做到的。

現今 gis 軟體最主要的問題是, 大多數使用者都是 專業使用者 , 像是我們測量、地理、都市計劃等相關學系的 受過專業訓練 的使用者, 或是政府機關、相關公司才會用到。 我們雖然能完整發揮 gis 的潛力, 但那些未受過訓練的一般人, 卻被屏除在 gis 軟體的專業門檻之外。

於是在這樣的條件下,google 與 bing map 掘起, 憑藉其簡單、易操作的介面與免費的策略, 搶下了 gis 軟體的低階藍海市場, 使空間資訊有如基礎建設般普及。

但那些低階 gis 軟體如 google map, 對專業的空間資訊分析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要滿足現有的專業市場, 需要一種有別於 20 年來 gis 軟體業 所採用的創新商業模式, 能夠使成本、複雜度與使用門檻都達到新的水平。

佷明顯雲端運算與 SaaS 就是以上所有問題的答案。 對 saas 後的 gis 來說,很多傳統 gis 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易用性、計算能力,都因為雲端化、SaaS 商業模型得以解決, 所以重點又回到了最基礎也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上:資料。 Data is king.

那到底 SaaS 型式的 gis 軟體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不只期待一個桌面 gis 軟體的網頁版。 但 saas 型式的 gis, 應該要至少具有現今桌面 gis 軟體的所有功能, 並且是開箱即用的,同時基於雲端的特性, 提供一些基礎的空間資訊資料,例如底圖等。

此外,SaaS 也使 gis 更容易結合其它資料, 與其它軟體相輔相成。 傳統 gis 應用中,從 gis 匯出或匯入資料, 將 gis 結合現有的分析軟體、營運系統, 一直是繁瑣的問題。 各個軟體如同一座座孤島,交互相當困難。 在 SaaS 中,常見的作法是直接提供與其它軟體結合的 gis 系統, 或提供簡單的 API 介面,使資料的加值應用更容易。

歷史進程

GIS 最主要的用戶是政府單位或有特殊需求的公司, 相比之下個人用戶反而在少數。 個人用戶,是 PC 時代的主流, 也讓 PC 時代的軟體營利模式發展為販售單機版、買斷制, 將軟體本身作為一種產品販售。 用戶和軟體公司間一次性付錢結清, 沒有客制化,少有更新、功能變更等售後服務。 公司是賣軟體,之後軟體怎麼用是客戶的事,

相比在 PC 時代前的大型工作站時代, 軟體公司的營利模式多為服務取向, 軟體作為服務的手段,販售的重點不在軟體本身, 而在該公司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此時軟體作為整體解決方案的一環, 綁定在特定硬體上,不會出現 PC 時代那種軟體單獨販售的情況。 因為此時的軟體多要綁定環境,也不能輕易從原本的機器中移植出來。 故此時買方多無能力自行維護,要依靠賣方的支援。

到了雲端時代的 SaaS 模式,又回到以服務為導向。 此時相對於 PC 時代,軟體的角色減弱了,重點回到服務上。 此時買方在乎的是,用簡單方便的手段,滿足需求, 雲端就是直接免去安裝、部署的過程, 直接透過網路提供可用的軟體。

時代 大型工作站時代 PC 時代 雲端時代
主機 大型工作站 PC 雲端機房
客戶端 終端機 PC 個人電腦或行動裝置
相容性 程式綁定主機 PC 手動安裝 客戶端較少相容性問題
買家 有一定規模組織 個人用戶 多元化

綜合比較結果,雲端時代的 SaaS 服務模式,更注重在 服務 上。 不需要親自部署機器,因為雲服務商提供了硬體; 不需要管理軟體,因為雲服務商也直接提供了。 此時使用者只要關注在 我需要什麼樣的服務 上, 免除了其它的瑣碎雜事。

SaaS 的 GIS 案例

SaaS 的使用者,有像大型工作站時代的組織, 也有 PC 時代的一般使用者,呈現更多元化的分布。

老牌的 GIS 軟體公司 Esri, 順應潮流推出了 ArcGIS online, 是基於瀏覽器的 web gis,也是收費的軟體。 主要目標客群是中大型組織,有特殊目的的製圖。

更多的還有如 google earth、open street map 等, 面向較一般使用者的 gis 軟體。

SaaS 與 web gis 的關係

SaaS 是軟體工程界的術語,用來形容由雲端提供軟體服務的模式; 相對來說 web gis 則是發展自 GIS 界本身, 指由瀏覽器作為客戶端與伺服器互動的 gis 軟體。 當用 SaaS 用在 gis 上時,特別注重在雲端與服務二個詞上。

一般的 web gis 也可以是私人架設的伺服器, 通過區域網路,由瀏覽器作為界面,服務組織內的使用者。 相比傳統的大型工作站,可能是客戶端電腦上需要運行一套 gis 軟體, 而 gis 軟體又能和工作站上的資料庫互動, 呼叫工作站上的程式,等待執行結果。

而 SaaS 的服務多半和 web gis 相同, 是通過 http 與瀏覽器提供的。 但更強調的是伺服器是在雲端上, 是現成可用的,不需要在使用者端做過多的配置, 整體作為一種服務向使用者提供; 而不是使用者需要去部署。

群眾協作與 web gis

google map 和 open street map 都有群眾協作的影子在。 群眾協作最好的例子是維基百科, 基於 web 界面提供內容, 同時也讓使用者能簡單貢獻內容。 能有這種跨時代的進步, 最主要是受惠於 www 讓軟體近用的門檻變低, 讓貢獻者不需要經過太多的學習,就能快速進入狀況。

web 2.0 就是這樣一項指標, 宣告網站和使用者互動的時代來臨。 讓網頁正式成為繼 PC windows 後的新標準平台, 也成為群眾協作模式的運作基礎。 最注名的群眾協作成果 維基百科 就在 2001 年成立 , 而將類似的概念結合 web gis 技術, 即成為 open street map。

open street map 在 2004 年成立 , 標榜得是人人可繪製的線上地圖。 透過瀏覽器介面,允許使用者查看、編輯地圖。 其相當於在瀏覽器與網頁伺服器中運行的一套 web gis, 同時所有使用者也共享同一份在伺服器上的地圖。 藉由所有使用者編修,累積成果為一份十分詳細的地圖。

web gis 在 open street map 的場合中, 扮演了核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