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影響不大

我高中時期曾很關心教育制度,也處於改革中的一屆。 到現在制度已經亂到我不想去關心了, 我也開始認為這些改革都是微不足到的了。 因為並沒有因教育制度成功而一舉步入先進國家,或反過來的例子。 我認為這些都只影響到制度中某些個體,但對整體國力構不成影響。

很亂的教育制度

我那屆,也就是升高中唯一一次 北北基聯測 , 那時有多項改革同時進行中,所以制度有點亂, 像繁星開始增加、免試剛開始、基測穩定舉辦好幾年。 雖然到現在看,那時只是 剛開始亂 而已, 之後的免試和會考更亂。

我想現在大部份人也不會太再關心了,因為免試實在太亂了。 只有以前聯考萬年不變,改成基測時,大家會關心; 或現在要步入免試。 但進入基測就很多種了,到會考、免試我就沒關心。

教改只是影響小部份

我後來認為教育制度其實沒什麼影響力。 各國教育制度不同,但也沒有因為某國制度好, 就讓國力大幅成長,或大幅落後。 美國就是有考試有推薦, 歐洲有幾國的制度號稱很好,或德國的要很早做出選擇, 但也觀察不出因此有什麼影響。

我印像教育比較特別的國家: 一是印度工程師之國, 三個傻瓜 裡就對這種現像提出批評, 但 google 等 IT 公司還是瘋狂往印度跑。 二是蘇聯各國, 聽說 因為共產讓每個人都受很好的教育, 但也因共產經濟垮台;垮台後一些公司就搶進, 當地就能用低薪聘到高素質的大學生員工。

個人經驗

我自己是唯一一次北北基聯測, 很多人批評高分低就,或其它問題, 但我都沒感覺。(我不太清楚在批評什麼。) 也感覺不出相對以前,這屆有什麼落差。

之前有一屆聽說很慘的建構式數學, 我也沒感覺,也沒聽過哪屆被抱怨數學很爛之類的。 現在高中數學越教越少,頂多教授會抱怨微積分高中都沒教, 但大一也有微積分,上完就差不多了。

台灣本土化

影響比較大的是這部份,以前真得上很多中國地理; 我那屆也就是 95 課網後,才把台灣地理拉到和中國地理各一年。 以前是會中國一省一省介紹,現在就分區而已。 雖然我還是有背中國全部省,不過也忘了ㄏㄏ

我認為比較重要是要讓大家認識台灣這塊土地。 像我很殘愧是到大學才知道台北新北是環繞、以淡水河為界的事實。 哪些山在哪些縣市,主要道路一高二高的差別, 台一線會環島一周之類的。 我好像記得彰化是濁水溪沖積扇,其它縣市就不太清楚。

理科變簡單

至於一些人批評新課網數學過於簡單,自然理化也是。 我是有這樣覺得,但其實影響也不大。 反正美國、歐洲也沒教那麼難, 紐西蘭數學那麼爛 ,還不是國力屌打我們; 印度數學很好,變工程師之國,但還是一樣落後, 這幾年發展還被中國屌打,還自己檢討教育制度。

我䛏為變簡單雖然不好,但其實沒那麼嚴重, 其它國家還不是活好好的。 我是不樂見,但非不能接受到要上街抗議的程度。 大概就默許吧,如果這是世界的潮流。

我考過化學很難的考卷,但班上還是大半答得出來; 但一些後段高中、高職,拿課本例題給他們算,還根本看不懂; 這樣是要怎麼設計難度? (也可能是他們課綱沒有,所以沒教那麼細。) 學生不同程度真可以差很多, 減了對前段太簡單,加了對後段太困難。

至於國文的部份,之前一直有文言白話爭議, 我也是和上面類似的看法。 但這樣一直減減減,多出來的時數到底去哪了? 可以接受整體上課時間變少,但以台灣升學至上, 又會跑去補習班吧,真不知是好還是不好。

總量管制

另外有很現實,但也很有效的總量管制, 包含大學的總數,和科系的總數。 像醫學系、牙醫、中醫,一直都有配合全台人口數做管制, 避免醫生過多或過少的情況。 一些冷門科系,像都市規劃、測量, 也會依照台灣有多少需求,開多少學校。

之前台灣廣設大學,於是現在大學生滿街跑, 低階勞力工作開始缺工,出現斷層。 也許這是廣設大學造成的,但我比較不讚同這種說法, 我認為廣設大學是保障受教權的一環。

後記

我的結論就是,教改其實沒那麼重要; 怎麼改,其實影響到是少數特殊族群。

會寫這篇文章,有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