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藥材去旅行
這場演講請到中醫師陳柏勳, 談中藥材產生的歷史背景, 和生產地轉移的故事。 演講主要提了茯葜流傳到海外, 與人蔘、紅蔘、黨蔘、西洋蔘多種藥材的發展。
茯葜與山歸來
土茯苓又名茯葜日本人稱山歸來,或西方稱為 china root , 在十六世紀隨梅毒開始流行後, 中醫發現了這種可以治療梅毒的中草藥。 謠傳梅毒是從美洲傳回歐洲的病, 歐洲人把天花帶到美洲,美洲則回敬以梅毒。 但也有說梅毒不過是歐洲早期疾病的梅疹, 重新以性病形態傳播的結果。
在初期,中醫和西方皆以水銀治療梅毒, 但水銀也對人體有害,且會累積在人體不可排出, 水銀所造成的症狀甚至比梅毒本身更為嚴重。 梅毒由海外貿易,在中國兩廣一帶流行後, 中醫第一次記戴了梅毒,初期也是用水銀治療, 後來發現茯葜對治療梅毒有效,也傳到日本歐洲等地。
茯葜 和道教一種驅魔、淨化儀式 祓禊 的字很像, 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道地
在中藥界有一種概念,藥材要是道地的才好,
例如人蔘要是東北的,雪蓮要西藏。
道地這個字,其實是來自唐朝的行政區,就是叫 _ _ 道
。
在日韓的中醫,也有這個概念,所以有些藥材依賴中國的進口。
之前台灣曾經有想過自己種一些藥材, 在二千年初,中國經濟剛開始發展時, 本來從中國進口的藥材,漲了三四倍。 台灣有生命科學系想自己種當歸, 台灣人喜歡吃當歸鴨、排骨什麼, 但當時中藥價上漲,對小吃就影響很大。
結果是有成功量產, 實驗室驗出來有效成分也達標,和中國的差不多。 但台灣人自己就不喜歡用,臨床上療效沒有出來, 中醫師自己感覺也不行,認為少一味。 結果價格比中國的還低, 現在主要也就是小吃店在用,勉強有達到最初的目標。
產地的轉移
但這個產地在中醫界也不是牢不可破,例如知名的人蔘, 就發生過原產地反而不再產人蔘的事。 在明朝,人蔘是 上黨 這個地方的名產, 但卻因為太過流行,供不應求,黨蔘反而被採光了。 到清朝時,傳出柬北、遼東半島也產人蔘, 再附會上清朝的發源寶地,白山黑水,果然大受歡迎。
在明末清初時期,地質學上視為小冰期, 當時的社會風氣流行溫補,人蔘作為一種補藥, 會大為流行也是可預期的。 但這也造成一些中醫用藥的顧忌, 如果不是開補藥,就容易被家屬質疑, 甚至一些醫生明知不對,仍會開補藥, 就算把人給醫死了,只要用的是補藥家屬就不會追究。
到清朝中期,醫界開始質疑這種溫補, 一方面是小冰期結束,一方面盛極必衰,轉而流行涼補。 此時,日本正好成功移植人蔘到日本本土, 再銷回中國,稱為東洋蔘。 中醫界認為,相較中國本土的人蔘, 東洋參藥較溫和,不那麼熱,正好搭上涼補的風潮。
不久後歐美各國也經由傳教室輾轉得知中國人對人蔘的熱情, 美國發現國內一種印地安人常用的草藥, 和人蔘極為類似,植物學界一番論戰後, 認為和人蔘同為 五加科 的植物。 美國為了減少和中國的貿易逆差, 把腦筋動到這上面,將該植物以西洋蔘之名, 作為人蔘的替代品進口到中國。 中醫使用後認為確有療效, 惟藥性又較東洋蔘涼,也搭上涼補風潮。
最後,在人蔘的原產地上黨, 又再度出現一種類似人蔘的藥材, 不過他是 桔梗科 的, 和人蔘除了藥性類似外,根本沒關係。 所以現今所稱黨蔘,多是這種桔梗科植物的根, 和東北韓國那種五加科人蔘是不同的。
結論
中醫不是固定的學科,和早期的西醫, 都是以大量臨床結果附合到理論上, 所以醫書與中藥也都是變動的,隨不同時代變化。 但這種變動,都以百年為規模, 要不是現代化的改變真得太大,我們也不會察覺。 現代中醫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要重新以科學角度檢視中醫理論, 這些對古醫書的重新解讀都是必要的, 期望能以此為人類醫學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