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年地籍測量第 3 次作業

吳相忠老師開設課程地籍測量的第三次作業。 第二次錯過了, 今天最後一天才發現第三次期限要到了, 趕快寫一寫。

若已知測站 A 圖根點之 TWD97 X、Y 坐標為(203480.69、2721758.81), 參考圖根點 B 之 TWD97 X、Y 坐標為(203650.02、2721465.33), 今以光線法測得界址點 1 之水平夾角為∠BA1 = 31°20′30′′, 水平距離為 38.25m,界址點 2 之水平夾角為∠BA2 = 85°45′22′′, 水平距離為 29.72 m,試計算界址點 1 與界址點 2 的坐標。 又若實地量測兩界址點間之水平距離為 31.15 公尺, 試問所測之界址點精度是否符合市地作業規範?(20 分)

  1. 界址點 1 twd97 座標 (203514.25, 2721740.45)
  2. 界址點 2 twd97 座標 (203507.46, 2721771.72)

數值計算二座標距離為 32.00, 與實測 31.15 相差 0.85 公尺。 依據 802 作業規定與精度要求, 市地界址點間坐標與實測邊長差, 需小於 2cm+0.3cm*√32.00 = 3cm = 0.03m。 本次測量結果相差 0.85m,不符合要求。

某筆四邊形土地如下圖,其四個界址點位 A、B、C 及 D 之坐標如下表:

  1. 請計算此筆土地之面積;
  2. 若欲自 A 點引分割線將此筆土地等分為兩筆土地,請問分割點 F 應設在 BC 或 CD 邊?其坐標應為何?
  3. 若同樣是等面積分割條件,但由於 AB 邊面臨道路,因此設定分割線必須經過 AB 邊的中間點 G。假設分割線是直線,與原土地邊界之交點為 G 及 H 兩點,請求出 G 及 H 兩點之坐標。) (30 分)
  1. 四邊形面積 272279.31㎡ 。
  2. 應設在 BC 邊上,坐標為 (175727.86, 2539684.26) 。
  3. G 為 A B 中點 (175102.54, 2539775.97) , H 應為 (175805.36, 2539870.05) 。

假設有一宗地為五邊形,界址點分別為 A、B、C、D、E, 其坐標分別為 A(10,30),B(40,50),C(50,20),D(40,5),E(20,10), 單位為公尺,試問:

  1. 擬過界址點 E 作一分割直線 EP 分割此一宗地, 若設此分割線 EP 之方位角須為 45 度, 試求分割點 P 之坐標以及分割後兩宗地之面積為何?
  2. 試述利用全測站經緯儀(Total Station Theodolites) 實地將分割點 P 放樣之程序為何?(20 分)
  1. P 點座標為 (45, 35) ,二地面積為 650 與 425。
  2. 由座標求出 P 點與 E 點距離 35.36m; 現場於 E 點架站,觀測相對北方方位角 45 度, 距離 35.36m 處,釘上界標。

已知地號為 101、102 兩宗地各界址點之坐標, 其中 E、F、G 及 H 為兩宗地相鄰之界址點(如下圖)。 現欲進行界址調整,以一通過界址點 E 之直線 EM 為經界線, 並維持原宗地之面積不變, 試計算分割點 M 之坐標,以及外業放樣 M 點之程序。 若已知界址點之(x,y)坐標如下(單位:公尺) A(590.000,307.000),B(482.000,607.000),C(1190.000,680.000),D(1000.000,260.000),E(512.624,521.933),F(743.540,578.253), G(842.313,355.356),H(1061.861,396.744) (30 分)

101 地號面積為 113631.35㎡ ,102 地號面積為 87075.80㎡ 。 界址調整後 M 點位置應為 (1028.03, 321.96) 。